|
摘要: 随着洋涂料造假的曝光,涂料市场掀起打假之风,但是涂料造假到底是从哪个环节开始的,消费者很迷茫,其实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施工各个环节,均存在作假的伎俩。
2.调漆过程“滥竽充数”
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是水性涂料的弹性漆,一些造假者把普通的水性漆加入弹性中层料,刷墙后再涂上一层外墙乳胶漆,就可冒充弹性外墙漆,每平方米至少可以省下5—8元。
3.造假盛行 无技术含量是硬伤
看了上面五花八门的作假伎俩,不禁让人心生疑问:品牌企业的配方即使不慎被偷出来,为何造假作坊就能轻松做出一模一样的高仿品?原料和设备难道也能偷出来?工人难道无需任何专业技能?记者从一位油漆工人口中得知,涂料并不像其它产品有那么高的门槛,一套简单的机械设备投资不了多少钱就能产生很高的利润,而随便一个工人都能操作,做出来稠度味道都差不多。而涂料产品本身也有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再加上涂料并非消费者直接消费而是靠油漆工,所以辨认产品质量比其它产品更加不容易。行业产品本身“无技术含量”“非消费者直接消费”的特点就成为造假滋生的温床。
四、管理缺失心浮气躁 大品牌难辞其咎
除却行业产品本身特点来说,行业造假之风盛行,大品牌也难辞其咎——所有的造假行为几乎都跟大品牌脱不了干系。
品牌工厂配方外泄为造假提供便利是否有责任很难界定,但品牌专卖店制度管理缺失却是铁一样的事实。据记者走访多家知名品牌诸如立邦、多乐士的专卖店,发现专卖店都早已不“专卖”,里面花花绿绿什么品牌都有。不仅如此,很多勾结工程承包商和油漆工售假的人也本身就是专卖店员工甚至店主。市场对这方面缺乏监管是一方面,但大品牌本身并没有建立大品牌该有的一套制度,放任自流,终究毁掉的是自己的品牌信誉。
五、涂料行业名牌认同度高 忽视品牌形象是自毁前程
据调查,消费者在购买涂料产品时,以品牌作为挑选要素的比例高达69.1%,名牌产品的市场认同度高得惊人。大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积累培养起来的,本该把这个当作企业的根本好好经营,可惜企业大都心浮气躁,不重视产品研发,不从产品上增加与其它品牌的区分度来保持领先地位,反而要不就打概念牌,“零甲醛”“可食用安全漆”等虚假概念满天飞,要不就弄些低端产品打价格战,却又不重视低端产品质量,导致低端产品频出问题,前些时候被检出耐洗刷性不合格的型号为16L/桶的多乐士牌洁易白乳胶漆就是低端产品。不注重品牌形象的长期经营,恐怕以后消费者对大品牌的信任度将被渐渐磨灭掉。
其实,涂料造假各方面都是有责任的,国家没有做到合理细致的规范和监督,不法厂商或生产商钻空子,消费者不识真货等等一些列原因使得涂料业造假大肆发展,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利益。
注:本文由洛阳新浪家居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